top of page
搜尋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30日
Artmego2・0:素材IV
終於磨完所有豆莢+鑽洞! 就差把祂們穿釣魚線之後形成米崙溪的憩息,而米崙溪的憩息將要進入藝托邦(前校長宿舍的憩息。) 一邊在磨材料過程,腦海中也一直浮現「氣息」可能的想像。 提醒:需再整理草稿!!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8日
Artmego2・0:憩息
憩: 晉.陶淵明〈閑情賦〉:「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于八遐。」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息: 停止、消失。《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息。」 休憩、放鬆身心。《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勞者弗息。」...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7日
Artmego2・0:素材II
將豆莢分類成四類,長直、長灣、短直、短灣,昨天在騎車過程一直在思考棋盤式這件事,腦筋想著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跟結構,如何完成「棋盤式」,以及完成後我想讓觀眾進入,進入之後能夠感受到自然與人類這件事。自然:材料,人類:結構。...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6日
Artmego2・0:素材I
2021-0723撿拾鳳凰木果莢 2021-0725撿拾木麻黃的毬果 2021-0726撿拾蓮蓬,蓮蓬的自然顏色有太陽的層次很迷人。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3日
Authentic Movement: Days 4
第一張圖:筑菀,看了2020東奧的選手們在無觀眾之下進場後的歡愉,對我而言更是一場信念之下的歡愉。 第二張圖:選琇,溫柔、擁抱、愛、接受,雙手延展接受一切的給予。 第三張圖:佩穎,甦醒、扭動的成長、在水中玩耍、花落回歸。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1日
Artmego2・0:棋盤式I
棋盤式的聚落, 一直在思考要以怎麼樣的我, 進行創作方式, 呈現我心目中的棋盤。 洄瀾式的迴旋, 展區一,如何在沙洲結束時, 形塑洄瀾? 思考~~~~~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9日
Artmego2・0:沙洲II
第一張作品以米崙溪的彩色,流動於樹皮布旁,如同沙洲的脈動呼吸,串流。 第二張作品在溪流中賦予仰光的閃亮,以礦物顏料會畫出波光粼粼的迷人,礦物顏料的閃耀很容易讓我感受到生命的陽光。 第三張作品原本試圖以流動畫方式,在作品中劃出宇宙的生命,但是今天比例一直調整不順,只好跟秀玲求救了。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8日
Artmego2・0:沙洲I
憩,唐.杜甫〈客堂〉詩:「平生憩息地,必種數竿竹。」 一張張方框讓樹皮布成為方框中的小沙洲,沙洲形成自己的小宇宙。以色彩安逸其呼吸。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7日
Artmego2・0:作品形式
作品的形式: 我不希望祂們只是單純被觀看,我希望祂們是在互動過程讓觀者產生自己的經驗。進一步與創作者的軸心流動。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7日
covid19疫苗種後感
2021/07/17 1017施打了莫德納疫苗 這是一種很不得不侵入的體驗,施打完後鼻腔、口腔充斥著獨特的藥味(類似之前顯影劑的感受),久久不散,慢慢可以感受到胸腔有一種不屬於自己的空氣依循著血液圍繞著身體,強烈的覺得身體不得不被侵入了。...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6日
Authentic Movement: Days 3
琇琇:輕撫、連結、搖曳、接受 佩穎:枯樹、蛹、蛻變、探索、千年老靈魂、樹人-柳樹 筑菀:切割、融合嗎?、歸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6日
Artmego2・0:藝托邦
「藝托邦」之意源於烏托邦之意,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成為社會中的幻想空間,未來將提供給喜愛藝文的人一個表演與展覽的空間。(潘小雪,2018) 藝托邦,一個佇立在舊臨港鐵道,當今博愛街與節約街的交通樞紐。它是一個在節約街上相對年輕的建築,1972年建設為國立花蓮師專校長宿舍>講者宿...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5日
Artmego2・0:節約街
2021-0708-1215~1520,補記 花蓮港,從日治時代地圖判斷是一個開發很早的城市,端看日治時代棋盤式的道路規劃,我個人研判該地區是被期待的規劃場域,從商家結構,城鎮中的多樣戶的發展,花蓮港是一個具有完善結構的城鎮。而其中節約街,如果從日治時代慢慢看到當今時空,應...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4日
Artmego2・0:米崙溪踏查之人為篇
2021-0708-1000~1215(補記2021-0715-2127) 離出海口越遠,人造公園的痕跡越少看到,可能因為功能性或者執政者對海洋的浪漫想像,因此建設試圖在靠近海洋處。 溪流的「始」被建設著水閘門,雖然是人為建設但因為該處是被賦予功能性,因此原野林在周圍恢復生...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3日
Artmego2・0:無生命的記憶
看著影像們,思索著,更吸引我的除了米崙溪的生態系,之外,還有被原野吞蝕的人造物。人造物在一定的「無人」之下終將被原野吞蝕,這正是反撲。 校長宿舍是一個時間性的存在,建築體本身擁有著記憶,而我想回憶一種「無生命的記憶」。 #inanimate #無生命的 #lifeless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2日
Artmego2・0:具象與抽象
面對著收集的米崙溪,腦筋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如何彙整當天的感受。 佇立於自己感興趣的影像-沙洲、溪石與植物、枯樹、鵝卵石等,藉由不同媒材的速寫、15分鐘靜心的轉換,一直想讓自己的感受與展場的連結更具體。 紀錄過程突然感受到,也許當一個具體思維在轉換具體創作是一種慣性的動作,但...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1日
Artmego2・0:米崙溪.關鍵點
獨自的宇宙:沙洲、生物、不同林相。 關照:宇宙內的交流。 寂靜:屬於自然界的寂靜。 獨樹一格:溪與洋之間。 互動交流:米崙溪與太平洋產生的洄瀾。 共存?:防波提、五彩繽紛的旅館、腳踏車步道、海濱公園、大卡車真的共存嗎?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9日
Artmego2・0:順流
當我成為一位過客,我輕輕的在米崙溪、奇萊山腳、洄瀾處徘徊。 「藝托邦」的空間成為我書寫的載體,我要如何呈現一段又一段的連結與敘述。 入(當我成為其中的生命體) 沙洲(獨立的星球群) 奇萊原野+米崙溪(蓋婭的柔軟與力量) 交融(人類的存在或者試圖共存?)...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9日
Authentic Movement:Days 2
米崙溪 沙洲 溪流 海洋 流動 獨自宇宙 這次的 #AuthenticMovement 我成為自然的一份子,一起存在著。 Sho的回應: 「給筑菀 沈浸在氣功的緩慢重複動作中,聆聽著內在得感覺,尋找連結也在擺脫疲累,有點徬徨卻喜悅,我感受到通常喇嘛吟唱時得美好跟自在,改變正...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9日
Artmego2・0:備材-構樹
悶熱的一天,拿出冰凍過得構樹皮,緩緩地敲打,看纖維慢慢的擴展,思維完全的沈靜、伴隨鏗鏗鏗的聲音只關注緩慢的延展。 圖說:延展的構樹樹皮。 當樹皮敲打完,身體記憶又浮現米崙溪的宇宙,沙洲上的小小世界,獨樹一格的流動著、流動著。 圖說:米崙溪沙洲記憶。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8日
Artmego2・0:米崙溪踏查之自然篇
20210708 米崙溪踏查,順延著腳踏車步道直到海口。 圖說: 左圖:2021-0708路線圖,起始點-花蓮火車站,中途-順延著美崙溪到太平洋,結束點-藝托邦藝文空間。 右圖:米崙溪踏查縱觀速寫。 米崙溪(現今的美崙溪),以花蓮火車站為使,米崙溪中游路段開始探索,中游路段...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