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6日
Artmego2・0:因地制名
7/1~7/6 隔著螢幕閱讀花蓮港,一點頭緒都沒有。 嘗試透過「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整理了,1895~1951年之間花蓮的地圖以及部分2017年的衛星影像。 這些地圖吸引我的是: #奇萊原野 #米崙溪 #沙婆礑溪 #加禮宛...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6月29日
Artmego 2・0:沙婆礑溪~美崙溪
20210630 1743 1907沙婆礑溪 1924米崙溪 1932沙婆礑溪+米崙溪 美崙溪 1897新港街 1924花蓮港街 加禮宛社 圖說:花蓮港的交易場。資料來源:太平洋臨港歷史廊道影像尋幽。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6月29日
Artmego2·0:孤島・島嶼
20210630 0007 孤島(島嶼的海樣性、對自我的探索) 關在螢幕前的探索。 如同在鳥籠中的鳥在對天空大氣的想像, 我們現在由文獻的探索,也是一種生命的過往、史詩的想像。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6月28日
Artmego2·0:土地之聲-洄瀾港
20210628-0425 這次artmego 2·0的展覽,一直在思索我自己對節約街的印象,因為2020 #好地下藝術空間 青年培訓計畫,因此在節約街來回之間建立對節約街的印象。節約街,小小的巷弄之間,充滿著「人」的生活面向,它的色彩是一種七八〇年代的建築色彩,米灰色的建...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9月17日
藝培:界-20020916、17
藤本植物之間,穿梭著一年生草本植物纖維,以捕夢網的概念,編織一個又一個的界、如同蕈菇、蜘蛛網、自然界的陷阱、也是自然界的家。 Asabikeshiinh 奧傑布瓦語 北美洲,印地安-奧吉布瓦族,使用柳樹編織框架+蜘蛛網,捕捉好夢。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9月3日
山裏藝術工作室日誌+藝培:界-20020903
對流雲系旺盛的日子,雖然讓外頭的土地形成一窪窪的小水窪,但讓工作室溫度降溫下來、舒爽多了,也比較能夠耐著性子主杉樹膠、鹿膠。 摘了充滿雨後水分的藤蔓、持續圈捲成一簍簍的藤環,意外的發現這些藤環直接待配上去皮後的枯枝,呈現不一樣的美。 膠,煮好之後,再重新補強纖維作品。...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9月2日
山裏藝術工作室日誌+藝培:界-20020902
完成了翅膀工作桌,拉著她在工作室不同角落走來走去,不同位置的作品都可以一起創作,有種爽快感。 翅膀工作桌之後,開始整理雲母材料,輕飄飄的雲母,不容易整理。分裝好之後,煮了兩種膠:杉樹膠、鹿膠,分別要用在雲母以及掉落的纖維上。 雲母在作品上,淡淡的,似有落無的呈現。...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8月5日
藝培:界20200805
一圈圈藤環,再不斷纏繞過程,突然意識到工藝的突破是對美、素材、創意的追求,進階成為藝術。 不斷進行精煉的過程,心、手帶領我進入另一種靜心!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8月4日
藝培:界2020801
當立體壓縮成平面<->當平面跳脫立體。 想像中,思考作品的狀態。 後記之後,再思索是否會在一件作品談太多,有種想將一件作品呈現整個展場的感受。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7月27日
藝培:界20200727
當物件產生空間,20200725的日記,突然看到,自己的界、範圍。 因此,連結思考,將素材的柔軟與堅韌形成一片又一片的面,透過編織的方式將材料形塑成面。 素材的面形成空間之後,進入之後將見到視覺的面,亦是一種範圍,視覺的範圍。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7月21日
藝培:染・界20200721
界線空間中,利用電光泥+老墨成為作品的底色,透露著溫暖的色調、微微的閃光。 看著這次作品的素材一一的被建構,心中很期待。每一環節的材料都來自蓋婭的身體,心中做作品的當下,想法一直在混亂的旋轉,但每一個素材都一一被整理就如同看著孩子一一被成形,歡喜一直在心中萌芽。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7月17日
藝培:界20200716
突如其然的夢,再意外回到自己的時候,思考又回來了。 一個人的時光、空間是我小小的幸福、讓我非常珍惜這短短不到24小時的自己。 其實這也許就是我的界,我的limit,我無法與他者分享的空間。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7月12日
藝培:界20200712
界,是一種探索與相似尋找自己的路。 具體:過程、生物與植物的對待關係、呼應。 現代社會在自然中的人為、人為中的自然。 人的位置為何? 人在制定價值與基礎。 界線是生物、動物的另一種安全感,在寬廣無邊界的狀態,妳開始在思考自己怎麼生存、在確定安全之後妳開始在裡面悠遊、界線是妳...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7月5日
藝培:界20200619
nature broad hunting. 1.邊界(國家的邊界) 2.他者決定邊界 3.第三者決定範圍 界,亦是限制、有多少的界線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亦是創造自己的界線。 It depends on a line that is important to your...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5月31日
藝培:邊界/疏離20200531
疏離—人與蓋婭距離。當然這距離後面存在很多意涵,例如:五光十射、生存誘惑、社會型態改變等。都可能是,但我還沒準備好、踏查好並探索它。 *2020052pasical校園內的天空大冠鷲在天空盤旋,小黑鳥(待確認)以小博大,對領 域性的捍衛。這是生態界的邊界。 回到0531思考...
葉筑菀|Jhuwan Yeh
2020年5月31日
藝培:邊界/疆界20200517
邊界/疆界 自然生物對環境的領域性,人對土地的佔有性。 自然的邊界:山稜線、海域、河流、溪流。 在自然的邊界,人的局限性。 身體的維度、心靈的慾望,擴張。 作品的森生,形成一種地域性 地面以自然素材,自製色料形成自然邊界。 繪畫呈現自然地表樣貌。...
葉筑菀|Jhuwan Yeh
2018年1月10日
Gil Aritst Residency|Gilfélagið Listagil. Days-9.
第九天,今天的雪融了,山勢逐漸顯露。一切視覺也更抽象,每一道雪融的痕跡,如同在山勢上增添一筆、一刻痕。 乍看之下,心有些悸動。山的樣貌非順勢而成,部分來自這場北極的風所引響的刮痕,部分來自人類試圖跨越地表的一刀。 在群山之中,Akureyri的人們,群聚著,依山勢緩緩而建。...
葉筑菀|Jhuwan Yeh
2018年1月8日
Gil Aritst Residency|Gilfélagið Listagil. Days-7.
山形繪系列——冰島之山(進行式) 簡潔,覆蓋住的。 當我在Gil Artist Residency|Gilfélagið Listagil創作是一個很有趣的自我對話歷程,在這裡,我可以全心全意的就是做作品,也因為全心全意,很多跟自我對話的過程。...
葉筑菀|Jhuwan Yeh
2018年1月4日
Gil Aritst Residency|Gilfélagið Listagil. Days-3.
進駐Gil Artist Residency第三天。上午起來、心裏依舊帶著不看肯定的感覺為醒者,十點的天空依舊泛著黑藍、但不見得看不到,天就像一塊黑藍色的尼絨布倀開在天際,天空泛藍光的感覺。 吃完早餐、往downtown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