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是一種探索與相似尋找自己的路。 具體:過程、生物與植物的對待關係、呼應。
現代社會在自然中的人為、人為中的自然。
人的位置為何?
人在制定價值與基礎。
界線是生物、動物的另一種安全感,在寬廣無邊界的狀態,妳開始在思考自己怎麼生存、在確定安全之後妳開始在裡面悠遊、界線是妳的活路,妳界定的。
汪老師:「過程之後,產生的畫作、過程可以呈現給觀眾,讓觀眾知道,貼身去尋找沒邊界,但是又有界的那個狀態,可是那個界是每一個生物或植物互相對峙的關係,而不是硬生生像我們人類被規定硬生生的界線。⋯⋯界線確實存在、但那個界線不是人為的、不是人為中心的、而是人為自然的一部分去做的。我覺得會有一種比較突出的理念就是說『對於現代人文、以人為主的概念,發現跟自己理念是反彈的』提出人是nature一部分、而非以人為中心,妳想打破的是這個概念。」
田老師:「妳跟自然的關係,幾乎就像是原住民在思考自然、包括妳現在在思考路徑、跟自然的關係,我現在在思考,妳要怎麼落實到妳的繪畫裡面。比方說,為什麼要用畫布、畫布還是一個方形的框、畫布一定要這樣存在嗎?他有一些關於人在制定價值或是什麼叫做藝術、很基礎的前提在那邊。那這個東西,是否可以透過妳這樣的概念打破掉?⋯⋯去想想我為什麼要去形成那塊畫布?背後的理由是什麼,更根本的話題。至於質感,可以看一位德國藝術家安森.基弗(Anselm Kiefer),幾乎看不到畫布、只看得到肌理⋯⋯他的作品,就只在工作室。回到剛才講的,跟土地連結這麼深厚,要怎麼在做更強烈的連結。或取在這件作品的意義上更⋯⋯還是可以有載體,只是這載體是什麼?」
汪老師:「方形這個界線還滿人為的,那個界線非常的重,如果妳要談更自由自在的時候,尤其在妳的創作上。」
田老師:「材質如何被彰顯、保有它、更自然或是⋯⋯」
汪老師:「我突然覺得那個畫面,⋯⋯很像妳去尋找那塊土地大概的樣子,然後裡面
有非常多的洞,可是妳不敢進去、因為那是別人的界線,然後其他都是妳可以自己去找洞的地方,或是自己路徑的感覺,好像妳調查過之後,那個東西可以出現。那些洞妳沒罷法發揮、因為那是人家的,人家已經決定好它要住在那裡、妳不能去打擾人家,其他就是妳可以去發揮,那我覺得那個洞的存在,一種神秘。」
汪老師:「繪畫呈現或真實都OK,可不同繪畫語言結構呈現。繪畫本身如何長出裝置,或者一塊一塊形成路徑,不在是一個平面。」
田老師:「裝置一部分,一個圓、繪畫、樹枝有弧線、幾根可以站立、做凹槽,在思考的時候,它也許不是兩件事,搞不好是一件事。」
再現動物的窩或自己的窩。
繪畫呈現、框架的狀態、也許自然樹枝建構框架、類似繃動物皮的有機。
繪畫加裝置,思考繪畫+雕塑的一體性。
適瑄:「用雕塑、媒材思考去處理繪畫性、畫布本身亦是另一種框架。」
李德老師:「繪畫,藝術跟宗教是一樣的。」
參與者分享的關鍵字:
軟軟的毛毛蟲、是可以進去嗎?引人入勝的故事、人與自然的關係
洞界、泥土
界、limit、範圍、rule
備註:好地下meeting與汪曉青老師、田名璋老師、適瑄、麗萍、志雅、晨翔,分享討論作品狀態、記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