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10日
Artmego2・0:憩・息IV
憩・息 第一張:憩息停留在沙洲的流動,一格格! 第二張:太平洋、黑潮流動到洄瀾的憩息。 第三張:沙洲、生命、人的憩息,飛舞的自然元素,形成另一種息與憩。 第四張:米崙溪的憩息,生命,存在,水流中的躍動。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8日
Artmego2・0:憩・息II
憩息 第一張憩息是屬於海水的憩息,回到自然宇宙的憩息。 第二張憩息是屬於沙洲的憩息,一種人與自然交流之間的憩息。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7日
Artmego2・0:憩・息I
生命中的憩・息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憩息,土地、大海也有自己的憩息。 洄瀾的憩息,漩渦、回到最深的極致! 漩渦一直很容易讓自己陷入,陷入到最後就是一種安息。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6日
Artmego2・0:自己成為通道
當自己成為創作作品的通道,自我會和作品產稱一種互動的宇宙,我們在彼此的生命中分享生活、存在、成長、發芽。作品的心、靈魂將經由這個身體產生視覺的力量,而這力量我們只是通道成為宇宙想訴說的通道!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3日
Artmego2・0:素材VII
今日工事:製作「憩・息」的小細節,我其實真的很喜歡懸吊作品,但今天光做完之後的整理,處理打結就耗費原來製作時間的2/3,沒耐心之後剪掉重製再一次!! 累!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8月1日
Artmego2・0:素材VI
終於,將鳳凰木的豆莢裝置好零件,其實只要釣魚線+擋珠卻讓我處理了三天之久。 越處理越忍不住再繼續打磨到細緻,作品處理過程,會一直想要讓作品的細節持續做,但是持續到八月份只剩下一個月的做作品時間,忍不住思考取捨的問題!!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31日
Artmego2・0:素材V
連續兩天,只做一件事,穿洞、釣魚線、夾擋珠,也只完成1/2,這樣的動作果然是重複性的小動作!雖小但是也很耗時。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自己一直想要做裝置的懸吊,其實這樣的懸吊。屆時觀者進入作品之後,就如同人類回到自然中。回去、進入、回歸、深入,讓作品回到自然、讓生命回到自然、...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30日
Artmego2・0:素材IV
終於磨完所有豆莢+鑽洞! 就差把祂們穿釣魚線之後形成米崙溪的憩息,而米崙溪的憩息將要進入藝托邦(前校長宿舍的憩息。) 一邊在磨材料過程,腦海中也一直浮現「氣息」可能的想像。 提醒:需再整理草稿!!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8日
Artmego2・0:憩息
憩: 晉.陶淵明〈閑情賦〉:「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于八遐。」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息: 停止、消失。《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息。」 休憩、放鬆身心。《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勞者弗息。」...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7日
Artmego2・0:素材II
將豆莢分類成四類,長直、長灣、短直、短灣,昨天在騎車過程一直在思考棋盤式這件事,腦筋想著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跟結構,如何完成「棋盤式」,以及完成後我想讓觀眾進入,進入之後能夠感受到自然與人類這件事。自然:材料,人類:結構。...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6日
Artmego2・0:素材I
2021-0723撿拾鳳凰木果莢 2021-0725撿拾木麻黃的毬果 2021-0726撿拾蓮蓬,蓮蓬的自然顏色有太陽的層次很迷人。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21日
Artmego2・0:棋盤式I
棋盤式的聚落, 一直在思考要以怎麼樣的我, 進行創作方式, 呈現我心目中的棋盤。 洄瀾式的迴旋, 展區一,如何在沙洲結束時, 形塑洄瀾? 思考~~~~~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9日
Artmego2・0:沙洲II
第一張作品以米崙溪的彩色,流動於樹皮布旁,如同沙洲的脈動呼吸,串流。 第二張作品在溪流中賦予仰光的閃亮,以礦物顏料會畫出波光粼粼的迷人,礦物顏料的閃耀很容易讓我感受到生命的陽光。 第三張作品原本試圖以流動畫方式,在作品中劃出宇宙的生命,但是今天比例一直調整不順,只好跟秀玲求救了。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8日
Artmego2・0:沙洲I
憩,唐.杜甫〈客堂〉詩:「平生憩息地,必種數竿竹。」 一張張方框讓樹皮布成為方框中的小沙洲,沙洲形成自己的小宇宙。以色彩安逸其呼吸。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7日
Artmego2・0:作品形式
作品的形式: 我不希望祂們只是單純被觀看,我希望祂們是在互動過程讓觀者產生自己的經驗。進一步與創作者的軸心流動。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6日
Artmego2・0:藝托邦
「藝托邦」之意源於烏托邦之意,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成為社會中的幻想空間,未來將提供給喜愛藝文的人一個表演與展覽的空間。(潘小雪,2018) 藝托邦,一個佇立在舊臨港鐵道,當今博愛街與節約街的交通樞紐。它是一個在節約街上相對年輕的建築,1972年建設為國立花蓮師專校長宿舍>講者宿...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12日
Artmego2・0:具象與抽象
面對著收集的米崙溪,腦筋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如何彙整當天的感受。 佇立於自己感興趣的影像-沙洲、溪石與植物、枯樹、鵝卵石等,藉由不同媒材的速寫、15分鐘靜心的轉換,一直想讓自己的感受與展場的連結更具體。 紀錄過程突然感受到,也許當一個具體思維在轉換具體創作是一種慣性的動作,但...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9日
Artmego2・0:順流
當我成為一位過客,我輕輕的在米崙溪、奇萊山腳、洄瀾處徘徊。 「藝托邦」的空間成為我書寫的載體,我要如何呈現一段又一段的連結與敘述。 入(當我成為其中的生命體) 沙洲(獨立的星球群) 奇萊原野+米崙溪(蓋婭的柔軟與力量) 交融(人類的存在或者試圖共存?)...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9日
Artmego2・0:備材-構樹
悶熱的一天,拿出冰凍過得構樹皮,緩緩地敲打,看纖維慢慢的擴展,思維完全的沈靜、伴隨鏗鏗鏗的聲音只關注緩慢的延展。 圖說:延展的構樹樹皮。 當樹皮敲打完,身體記憶又浮現米崙溪的宇宙,沙洲上的小小世界,獨樹一格的流動著、流動著。 圖說:米崙溪沙洲記憶。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8日
Artmego2・0:米崙溪踏查之自然篇
20210708 米崙溪踏查,順延著腳踏車步道直到海口。 圖說: 左圖:2021-0708路線圖,起始點-花蓮火車站,中途-順延著美崙溪到太平洋,結束點-藝托邦藝文空間。 右圖:米崙溪踏查縱觀速寫。 米崙溪(現今的美崙溪),以花蓮火車站為使,米崙溪中游路段開始探索,中游路段...
葉筑菀|Jhuwan Yeh
2021年7月7日
Artmego2・0:順流與脈動
2o210707-2109 緩緩增生的 #奇萊原野 呼吸與流動的 #米崙溪 當作日把地圖看完之後,一直停留的就是奇萊原野跟米崙溪,感覺是一種跳動與呼吸再迴瀾的順流、脈動。 圖說:20210706閱讀完「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沉澱後的草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