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uwan:
校長,我最近在整理創作日誌。
我發現自己對於人類與自然的跨界,很大部份來自於文本資料,其實這也讓我困惑,到底什麼是內在的感受?
當我尋找自然環境,成為我創作的一環,我享受環境,但是我其實在準備作品的當下也一直有所恐懼,擔心人類自大,我進入環境試圖跟環境的互動,我自己是否是被文本的自然賦予他浪漫化!
有點自己對自己的拉扯,不知道可以對誰說,想到校長!!
希望不會照成困擾。
校長:
可以多描述一些嗎
Jhuwan:
我最近想做一件作品,到樹林中編織,這編織我想用麻繩、葛藤等去串聯樹與樹的路徑,這路徑,我想像會成為新的貼近自然的另一種路徑,我所說的貼近有兩種成面,一種是我自己情感的路徑,另一種是創造生物在那個環境走動的新路徑。
但是,當我選擇這土地時,我也在想我想去建立人類跟環境的連結。這樣連結是不是一種自大。
我雖然跟自己說,這些材料會被環境吸收,可是當我用理性腦的知識決定,我也在想這是否也是一種人類的張狂。
我自己很喜歡跟夏曼藍波安的作品,透過他的文學我覺得我跟海洋靠近,但是我也知道這連結是存在一種想像。
在創作上我渴望貼近真實感受,當我透過文學的想像進入土地環境。我也常常對自己矛盾。
校長:
矛盾是編織的結點 好奇那直覺的結點是什麼
Jhuwan:
有時候我自己在創作我會感受到自己是一個通道,所以那件作品我會一直執行。
但這次我覺得那通道好像是存在在腦袋,身體通不了。
但是校長提到「直覺的節點」我覺得我可能有點忽略掉了,一直在關注自己腦袋。
校長,我想持續就「直覺節點」這一環思考。
校長:
更進一步的說 路徑是想直接通達 但節點是路徑的精彩之處 尤其是生命的節點將是你創作的原點
Jhuwan:
校長感謝您,您總是讓我有多樣思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