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祐跟我說了一個題目,對我而言是一種概念,是一種我一直想做的概念「我們與環境的距離」這個議題,也讓我回想我之前在冰島開展,我邀請觀眾去探索,他們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因此選擇報紙做的城市成為自我的象徵在擺放到作品與自己的距離。觀眾都會把城市放得很近很近作品,這也讓我覺得有趣,我一直以為在這麼嚴苛的環境之下,大家應該會選擇距離,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她/他們是如此靠近著自然。
因此當726冠祐跟我說題目之時,我也一直回想,我自己這幾年來一直想探討的是,我們與環境的距離!!我們與環境之間的跨界。
逐漸的我在思索這樣的跨界,如何產生這樣的界?飛翔的界、連結的界、介質之中的界。
共織・狀態: 思考:當⼀位漢⼈(或者回到「⼈類」human)去感知進入⼭林的狀態。 作品:作品現場利⽤⼭林素材編織⼀場⼭林環境,並記錄作品在⼭林的開始(being)進入存在,到消逝,回到⼭林。 open museum:因此進入open museum,影像呈現⼀場紀錄作品時間性的片段,碎裂、斷裂的。碎裂、斷裂提供給觀者閱讀的經驗,就如同⼈類進入⼭林之間的片段性。但保留作品現場聲⾳的循環與持續性,當我們沒有進入⼭林時,影像不在我們經驗中,但聲⾳卻持續存在者。 延伸:在open museum中留下線索提供給觀者可到現場的定位。引導觀者進入⼭林回應⼭林與⼈之間的共存。
逝.偶: 思考:在⼭林中看不到卻存在的存在。⽣命之間的圓/原。 作品:取材當地的⼟壤,淬煉成泥⼟,泥⼟中混入當地的種籽。製作成各種想像⼭林的泥偶放置於樹與樹之間,如同看不⾒得存在者,在⼭林之間,泥偶預計製作50個,放置其中。讓泥偶接受環境的吸收、溶解、消逝等。 (50個,臺灣已滅絕植物物種。參考:台灣已滅絕生物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 open museum:以縮時記錄其中的作品,最後以影像短片放到open museum中。(不⾒得會選擇全部) 參與/延伸:思考是否要舉辦⼯作坊或創作期間邀請觀眾⼀同參與製作作品。
跨・界: 思考:語⾔存在於⼈類世界,我們能否跨過語⾔進入環境。 作品:製作⽂字詞句模型,收集雨⽔或者洗米、蔬果等的⽔,放到模型中,製作成冰塊。最後投入⼤海中。讓語⾔消失或融化於環境中。 open museum:(尚無確切想法,也許攝影片段紀錄) 參與/延伸:創作期間透過社交平台收集關於我們與環境的距離⽂字,製作成冰塊模型。
交換我們的靈: 思考:⽂字、⼈類的語⾔。⽽我們是否可以以另外⼀種⾓度感知到環境的語⾔?如同⼈類擴張⽣活空間的框架,回到⽣物本能,進入環境中,的閱讀世界。讓⼈類與物種交換⾃⼰的靈,視⾓的閱讀。 作品:以速寫、繪畫等平⾯作品⽅式,表述環境感知(或者說環境語⾔) open museum:平⾯作品,拍照數位化。 延伸: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