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葉筑菀|Jhuwan Yeh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5

9:50在早餐店遇到陳亮,陳亮告知大社的文健站位在安息日教會處,10:20我們吃完早餐往下出發。長輩們看著影片跟著影片運動著,運動速度很快。

大社文健站是來自大社部落排灣族的vuvu(長輩,男女皆可),ina(女性阿姨),透過陳亮讓我跟長輩們打招呼。 打擾了,您好(djavadjavai|Jav jav),謝謝(vali vali) 陳亮提醒我,長輩們很多只會說族語,我想這是因為她們在禮納里很可能是因為最後一個部落遷村到這裡,因此還保留很多族語。這也讓很多回鄉服務年輕人與長輩們共同使用族語說話!聽著他們用族語交談,有種保護泡泡的感覺、族語保護泡泡,要進入就要學習,我想這很有趣,因為要進入就要學習因此要空白化自己,讓自己可以進入互動狀態。他者要讓自己打開,才會有不同色彩讓自己產生新的文化外衣。外衣,是的我用外衣,外衣因為浸泡、因為生命中的彼此接納才會慢慢進入不同文化體系的自我。才會如同手紋慢慢地刻劃在身上,進入生命中。 10:30大社文健站的工作人員,用中文、族語與vuvu們訪問,以前是怎麼刷牙照顧口腔的? 很有趣,vuvua們開始用族語回應:「va-u⋯⋯」等。一位女性vuvu說:「用Va-u,就是包abai’、cinavu,小米粽的葉子。」另一位男性vuvu說:「不是月桃葉喔!很像桐花那種,中間會有汁液的。」 當下我聽到後發聲:「是不是血桐?」剛好我這幾天在處理血桐,也查了一下血桐資料,第一天駐村時候剛好透過abus姐(莉莉姐)拿了Aluaiy Kaumakan(武玉玲)老師分享的cinavu(吉拿富)正是用血桐葉子包著假酸漿葉子。我問旁邊的vuvu:「是不是切開中間會有紅紅的汁液?」,vuvu跟我說:「wei,對,我們以前嘴巴受傷都會用那個汁液擦嘴巴。」vuvu還有手比了一圈。

拿時候我跟著vuvu的語言,學習va-u的發音,vuvu還教我「Va-‘U」跟「Va-u」不同,前者Va-‘U(小米)u有聲音,聲音要發散出去。而Va-u(血桐)u重音放下幾乎不出聲,聲音要收起來,就像葉子一樣要收起來,vuvu還用手掌比了葉子的生長狀態。血桐紅色的汁液,葉子要收起來。血桐汁液可用來補嘴巴破口。

語言很有趣當我們在用不同語言敘述同一件事時,只要大家對那件事有共同經驗,語言就會交疊產生,也會讓不同語言重疊同一個對象上。


男性vuvu說還有「’aciljay」沙子、石頭。女性vuvu說:「Ya Mai San(黑色種子,汁液)用來刷牙。」 女性vuvu表示,「以前我們都在河邊,就用手指頭沾沙子直接刷牙,如果在路邊看到『ya mai san』就用果實來清潔牙齒,如果在家就用鹽巴。」 「以前很多人都用『ya mai san』這樣牙齒會黑黑的才是好看的。用完嘴巴會很清爽喔!」其實我現在回想,牙齒黑黑的才會好看這樣的審美觀,是否回應到一個人的品格與自制,因為這樣的好看,背後反應著衛生、清潔觀念。對自己身體部位的負責。

口腔照顧討論完之後,幾位vuvu聚集在牌桌打麻將,其他vuvu開始用毛線編頭飾。 今天看起來有一位很年長身軀小小的vuvu,拿到毛線把腳一打直,毛線頭用腳指頭套著,就開始編織起來。這位vuvu很吸引我的目光,因為vuvu的頭巾下有著葉子(我猜測)跟百合花,陳亮說:「以前的vuvu在祭典的時候會在頭巾下放百合花的葉子,當瀏海。平日她們就用環境中的植物當瀏海」我覺得很有趣這樣的審美觀。

同時,今日在文健站時,有一隻幼貓很受年輕人、孩子的歡迎。但是意外的長輩們都不怎麼喜歡貓,貓靠近她們都會被驅趕。

大社文健站的中餐是裝在自己帶的便當盒中。我很喜歡這樣的動作(照顧地球的動作)。


#族群審美觀


11:45我走回工作坊。 休息take lunch午餐吃完後開始下午的準備工作。 12:50我嘗試取下玻璃窗上的破布子手抄紙,但是發現,紙漿太薄無法整片取下。因此回收之後再重新製作。

接著我同時煮日本香樟的樹皮、並將日本香樟的葉子洗滌NaOH,洗滌的過程發現日本香樟的葉子跟破布子葉子很不同,破布子葉子有很多細緻的纖維,日本香樟的葉子反而是大量膠質被煮出來,纖維沒有像絨毛式的纖維,反而像是刻意保留樹皮指那種明確的纖維。 發現後,過濾我就更大膽的整個過濾,日本香樟在搓揉過也沒有產生太多絨毛纖維。 近一步,將日本香樟放入果汁機打散,但是小樹枝本身不容易分散。看來小樹枝會是日本香樟只的障礙。 將材料纖維化之後,我先將破布子葉子製作一張小的手抄紙。 日本香樟葉子本身材料多,因此可以做比較大量的紙張,但是他的懸浮度低,容易下沉到底部,很像稻草的質地。我嘗試用水澆法的方式做紙,比較容易一點。 試做兩小一大的紙張後,我將日本香樟纖維撈起,很有趣的是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樹薯糊使其絨毛化還是因為大纖維已被挑起,再撈起之後的日本香樟葉子纖維觸覺更加絨毛細緻。

日本香樟的樹皮被煮了兩個小時後整個變得很柔軟,進一步我又再煮日本香樟的小樹枝兩個小時。但是我覺得小樹枝明天製作上困難度應該偏高。明天要再做挑戰了。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6

Ravar(拉瓦爾)亞族的Davalan(達瓦蘭)部落的取材與發覺! 早上到工坊先找一下上山工具,鋸子跟花剪。然後與思佳恩道別之後,開始前往davalan部落前進, 一路往山上開,今年山上的路好很多!!跟去年比,路面都整理完整。一路上,看見不少山林的白絹,遠方的山林在一片綠蔭中出現了兩三道的白,雨水帶來的瀑布,上山途中,沿山的山壁總是有不少山壁流下飽和度溢滿的水份,這也提醒我到了德瓦蘭溪時不要開到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5

休息兩天,身體、腦袋微微放鬆之後,今天從台東開過來,路上的車輛讓這次多開了一個小時。 下午一點多才到。 今天整理了,帶來的材料,將棉紙打成纖維,另外在煮了更多從台東帶來的構樹皮。有種每個地方的構樹果然都不太一樣煮完之後的顏色,纖維的綿密度等。 將麻布剪碎加入氫氧化鈉主,試試看是否也能將木質素煮掉,纖維取出來。 上週六去隘寮溪取的土可能不適合做陶,今天到工坊一看,依然帶有點水分的乾掉,一捏就碎化!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4

中午來到工作室,寫了一下工作坊的項目與陳亮討論。 這次駐村過程發現自己主要在做了兩種經驗:植物轉換植物纖維轉換成手抄紙。另一種是研磨顏料。 回想昨日阿螞樂老師說的,創作回到自己本職、回到土地環境、回到周遭資源。而在禮納里我一直感受到族人很認真的在禮納里生活、但是如果談到養分就會談到舊部落。這兩者之間也許在族人身上轉換成新的融合,轉換了另一種面貌在族人的生命中,我想一部分是遙想著不要忘記自己原生經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