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葉筑菀|Jhuwan Yeh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0

今日遠本想要晚點到工坊,想要在早餐店待著,聽聽族人的對話。但是今天可能我太晚出來,早餐點的族人都用完早餐了。於是我拿好早餐,去文健站走走,依然大家都還在收穫節暨運動會中。

抵得工作室,進行我個人的甦醒儀式,結束後開始將血桐樹皮打漿,血桐木材取出分解,今日煮三鍋:破布子樹皮、構數樹皮、血桐葉子+小枝條。 分解完血桐木材之後,將其放入果汁機打漿,過濾。過濾時找到新的方式過濾,兩個紅色籃子中間放布料,很快速的將纖維留下,留下之後發現在布料上會形成一層纖維膜,於是等待水濾完之後,將布料跟纖維膜慢慢移到平台上觀察,看看明日之後能否順利變成紙張並且脫離布料。這批纖維膜是非常細膩的纖維,因此保留下來的纖維可能銜接不容易。

紅色籃子堆疊加上布料的過濾方式讓洗滌變得很快速,且比較不用擔心纖維瘤到水管。 為了減少氫氧化鈉對土地的污染,我盡量重複使用同一批的氫氧化鈉水,這會微微減少我一些罪惡感。

我以為泡了一夜的血桐木材,分解成比較小的纖維之後可以讓他比較柔暖,但是纖維依然非常粗糙。 近一步煮了破布子樹皮,樹皮可能真的是最容易做紙張的材料,洗完之後呈現青色透白的樣貌。感覺很接近影片中的紙漿,放入果汁機打漿,過濾後破布子的樹皮纖維粘連度,棉密度最接近我印象中在紙博物館手抄紙的經驗。 接著,換構樹樹皮,構樹不愧是造紙原料,煮的過程柔軟度是煮起來感覺貼近紙漿的經驗。洗滌一條條白色樹皮纖維,近一步打漿之後,完全的棉絮化,這就是紙博物館的紙漿啊!但是量不多,看來做一張只要很大量的樹皮。

最後將血桐葉子跟小枝條,剪碎之後加NaOH烹煮。看看明天的狀態了。 而血桐木材,我依然不死心覺得,如果他的樹皮、葉子有絨毛纖維化,木材應該也可以,於是我試著用研磨缽,但是材料依然無法粘連。 看著非樹皮、沒有絨毛纖維化的纖維,決定將他們帶回莉莉姐家用冷凍過夜的方式看看能否再將纖維破化,明天再用氫氧化鈉近一步烹煮。 另外,寧天可能要去找找看大量的構樹樹枝、破布子樹枝。至少這兩種樹皮嘗試起來,最貼近紙漿。


思考.顏料:也許膠質化越嚴重的木質素越適合做顏料(血桐、日本香樟)

思考.工作坊:構樹取樹皮、纖維,煮到軟化過程,讓大家看到生命、植物循環,書寫自己生命循環,融入自己的手抄紙。不能成為手抄紙的纖維,成為種子的期待養分,讓它轉換成另外一種生命樣貌。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6

Ravar(拉瓦爾)亞族的Davalan(達瓦蘭)部落的取材與發覺! 早上到工坊先找一下上山工具,鋸子跟花剪。然後與思佳恩道別之後,開始前往davalan部落前進, 一路往山上開,今年山上的路好很多!!跟去年比,路面都整理完整。一路上,看見不少山林的白絹,遠方的山林在一片綠蔭中出現了兩三道的白,雨水帶來的瀑布,上山途中,沿山的山壁總是有不少山壁流下飽和度溢滿的水份,這也提醒我到了德瓦蘭溪時不要開到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5

休息兩天,身體、腦袋微微放鬆之後,今天從台東開過來,路上的車輛讓這次多開了一個小時。 下午一點多才到。 今天整理了,帶來的材料,將棉紙打成纖維,另外在煮了更多從台東帶來的構樹皮。有種每個地方的構樹果然都不太一樣煮完之後的顏色,纖維的綿密度等。 將麻布剪碎加入氫氧化鈉主,試試看是否也能將木質素煮掉,纖維取出來。 上週六去隘寮溪取的土可能不適合做陶,今天到工坊一看,依然帶有點水分的乾掉,一捏就碎化!

2023-禮納里駐村創作-Days 14

中午來到工作室,寫了一下工作坊的項目與陳亮討論。 這次駐村過程發現自己主要在做了兩種經驗:植物轉換植物纖維轉換成手抄紙。另一種是研磨顏料。 回想昨日阿螞樂老師說的,創作回到自己本職、回到土地環境、回到周遭資源。而在禮納里我一直感受到族人很認真的在禮納里生活、但是如果談到養分就會談到舊部落。這兩者之間也許在族人身上轉換成新的融合,轉換了另一種面貌在族人的生命中,我想一部分是遙想著不要忘記自己原生經驗

bottom of page